2012年6月18日 星期一

替身The Double - 觀後感

片名:替身The Double
個人點評:★★★☆☆
觀賞日期:2012-6-19
個人評論:這是一部以美國中情局間諜片與蘇聯殺手的對決,李查吉爾扮演一位退休的CIA情報員與年輕FBI探員,共同追查殺手的下落,本片劇情流暢度和節奏還屬中上乘。個人覺得這部片比較新鮮的部份是導演將犯罪者的行為模式導入統計學,利用虛無假設,根據P-值來證明假設為真(型一誤差、型二誤差)。
一開始還認為片名翻譯的有些有點牽強,但看看完整部片之後,反而覺得《替身the double》片名的還算OK。

2012年6月16日 星期六

執法悍將 - 觀後感

片名:執法悍將Feifer Worldwide
個人點評:★☆☆☆☆
個人評論:以美國西部的傳奇人物「懷特厄普」警長,以他為主角的題材,迄今至少拍過二十几部。不過這部片節奏緩慢冗長、人物特性描寫沒到位,服裝也少了西部的味道,個人是不推薦。

2012年6月15日 星期五

在黑暗中In Darkness - 觀後感

片名:在黑暗中In Darkness
個人點評:★★★★☆
觀賞日期:2012-6-16
榮獲2012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
個人評論:這部電影是根据真實故事改編,故事背景設定在被喻為人類近代史上最黑暗的時期之一(納粹時期)。這類型的電影過去有《辛德勒的名單》、《美麗人生》等,都是極具震撼力和值得深思的片子同時也獲得不少奬項。不過,這類型的故事總是每隔一段時間,就會重新翻出來熱炒。

個人覺得《在黑暗中》這部片的導演在處理民族議題上有別於過去的述事法。全片在幽暗狹隘的下水道拍攝,使用特殊的運鏡技巧,將過去沉重的史實,淡淡的一步一步帶給觀眾無比真實的感受。擺脫過去一面倒的角度,不刻意突顯納粹的殘暴手段,也不利用煽情的手法去描寫猶太人的悲涼,片中主要具體表現小人物在大時代的壓迫體制下所展現的人性光明面,而導演運用細膩的方式呈現人性最敏感最脆弱之處,處理的恰如其分,本片也不剝奪觀眾的獨立思考空間,進而引導觀眾走進「關懷」對自我的意義與價值。

最後,《在黑暗中》也許沒有機會在台放映,不過還是想推薦此片。(對於本人而言,這類冷門的參展片不會有大型的宣傳以及亮麗票房保證,不過我可是愛到不行)

浮城大亨 - 觀後感

片名:浮城大亨Hundred Years of A Floating City
個人點評:★★☆☆☆
觀賞日期:2012-6-15
演員:郭富城、楊采妮
個人評論:本片格局則稍嫌不足,劇情交代不清、含糊帶過,整體表現差強人意,本片除了男主角演技不錯外,其餘普普。

2012年6月14日 星期四

請還給我,寫Blog的朋友們



發現自已漸漸的不那麼喜歡FB的理由,

 

當年,一個沒有Facebook的年代, 

不十分完美卻也滿足的分享著。

 

自從它開始進入生活之後,

過去,總在Blog書寫生活感想的那些即熟悉又陌生的朋友們,

一個接著一個的,

都離開了這個小圈圈,

 

現在最常看到的卻是「很抱歉,目前站台關閉中,您無法閱讀該新聞台的資料。」

 

雖然如此,

總是在一段時間之後,

試著再連上關閉的Blog

期待版主再次開啟。

這樣的感覺就好像遺失了手機,

就只能等待著通訊錄裡的朋友主動撥電話連絡, 

 

取而代之的却是由FB的「轉貼」別人的文章、「分享」別人的影音、「被標記」在某人的相簿、「打卡」在某地、一連串言不由衷的「讚」,

還有動不動就說一些無關緊要又像是流水帳的生活瑣事

無論內容有多麼空泛也會有一群人不停按「讚」

 

始終還是覺得少了那份,

嚴謹的文字結構,

和真正的用心。

 

相較起來

的確,

令人不得不懷念起,

那段只有Blog的時光。

 

是我還在這裡徘徊。

 

又陷入一陣惆然之中。

 

 


「又是同樣一天的同樣重覆,如果不在什麼地方做個折疊記號分開的話,很可能會搞錯的那樣一天」-村上春樹 1973年的彈珠玩具》